國家目前大力倡導供給側改革,也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矯正生產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各要素生產率,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以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今年中央一號文提出農業供給側改革,也要求調整農業結構,以提高農產品供給的有效性,推動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目前養殖業尤其是養雞業亦存在產品生產與消費者需求不匹配的問題,需要大力進行供給側改革。早在2011年,飼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即鹽酸克侖特羅)被曝光后,政府相關部門制定了嚴格的飼料添加劑使用規范。但是,2017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調查表明,一些飼料企業為了提高產品銷量,往飼料里非法添加各種“禁藥”。這些違規添加的藥物,多數為抗菌促生長用途。含有違規添加物的飼料被長期連續使用,一方面,會促使病原生物產生耐藥性,形成所謂的“超級細菌”,如果某些耐藥基因轉移到人的病原微生物上,還會導致人類無法有效抵御某些疾;另一方面,這些違規添加物還會殘留在肉里,輕則影響肉質風味,不受消費者歡迎,重則危害人類健康。因此,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深入開展農獸藥殘留超標特別是養殖業濫用抗生素治理,嚴厲打擊違禁超限量使用農獸藥、非法添加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添加劑等行為。
|